近日,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湯臣倍健”)發布了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1月1日 - 12月31日,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000萬元 - 78,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33%至68.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0,000萬元 - 75,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04%至68.69%。
湯臣倍健給出了業績下滑的原因:一是2024年,公司堅持強科技、強品牌戰略,推動“科學營養”及產品創新策略落地。報告期內,消費環境變化、行業競爭加劇,公司以提升經營質量為核心,聚焦核心品牌、渠道、品類,調整部分品牌運營策略與資源投放。因兩大核心產品迭代升級慢于原規劃,公司收入和利潤較上年同期出現大幅下降。二是公司2023年度非經常性損益14,936.55萬元,預計2024年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在3,000萬元至5,000萬元區間。
?
業績下滑加劇,湯臣倍健重回創新賽道
湯臣倍健于1995 年在廣東珠海創立,2010年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首家上市公司。旗下擁有 “湯臣倍健”“健力多”“Life - Space” 等眾多知名品牌,產品豐富多元,涵蓋蛋白質粉、維生素等多類型,滿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在研發層面,公司與多方合作合作且設施先進,生產遵循國際嚴苛標準,獲多項國際認證。銷售渠道多元,國內市場份額高,也在拓展海外市場,還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諸多榮譽,在行業內和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聲譽。
回顧湯臣倍健近幾年的業績表現,波動較為明顯。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78.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79% ;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4.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66%;但進入2024年,業績出現下滑態勢,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約為26.46億元,同比下滑14.87%;2024上半年實現營收約為46.1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17.56%;2024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11.2億元,同比下滑 48.76%。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 約為57.34 億元,同比下降 26.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8.69 億元,同比下降 54.31%。
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VDS)行業整體處于蓬勃發展階段,蘊含著更多新的發展機遇。湯臣倍健作為行業龍頭,其董事長梁允超深刻認識到產品創新對于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意義,曾表示:“放棄產品創新,就是放棄未來。”他深知產品是消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科學營養是VDS行業的發展快車道,強調企業要堅守初心,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基于此,湯臣倍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致力于提升產品創新能力,以確保在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知名財經評論員和作家葉檀認為,湯臣倍健作為一家專注于健康產品的企業,在市場定位和產品研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湯臣倍健有望在保健品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同時,她也指出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天價營銷陷入困境,明星效應能否再創輝煌
湯臣倍健曾憑借天價廣告費用的營銷策略,邀請各大明星代言、宣傳,迅速打響品牌知名度,獲取了可觀的市場份額,對業績增長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但如今,從昔日輝煌走向當下困境,與其曾經過度依賴廣告宣傳的銷售策略密切相關。
從近幾年湯臣倍健的營銷費用數據來看,特征和變化趨勢明顯。2019年至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6.5億元、18.18億元、24.78億元、31.69億元 ,2023年更是高達38.59億元,其中市場推廣費增幅最大,這主要歸因于線上渠道數字媒體投放、直播推廣的增加。
回顧2019年至2023年,湯臣倍健5年累計營銷費用高達129.74億元,可見其在營銷方面投入力度之強。
2024上半年,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約為18.22億元,其中廣告費5.22億元,包括綜藝投放1.31億元、線上廣告費2.04億元、策劃制作費及其他1.8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共計24.27億元。可見,湯臣倍健的營銷費用長期處于高位且呈增長趨勢。
然而,大量的營銷投入并未帶來預期的業績顯著提升,自2023年底業績就開始呈現下滑趨勢。與此同時,湯臣倍健研發費用相對較少,如2023年研發費用僅1.79億元,遠遠低于銷售費用。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模式,引發了市場對其長期增長潛力和品牌價值的擔憂,也表明湯臣倍健以往的營銷模式已然變得不適用了。?
此外,盡管湯臣倍健高度重視營銷,但在年輕消費主力軍眼里,這些營銷手段缺乏吸引力。從早期線下布局藥店渠道便可看出,湯臣倍健的消費群體絕大多數為中老年人。事實上,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廣告,主要針對的是送爸媽、送長輩消費場景,難以觸動年輕消費者。
知名財務專家馬靖昊表示,湯臣倍健毛利率下降、費用率上升導致凈利率大幅下滑,這反映出成本控制和費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公司需要嚴格把控原材料采購成本,優化供應鏈體系;在費用端,精準投放廣告,提高營銷費用的投入產出比,削減不必要的管理開支,通過精細化的財務管理來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