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網》文/筆尖觀察
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即便是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巨頭也難免會遭遇風浪。10月28日,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日升)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高達15.6億元;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3.95億元;此外,該公司財務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2025.32%,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財務壓力。這一系列數字背后,不僅反映了東方日升當前面臨的經營困境,也折射出整個光伏產業所面臨的復雜局面。
東方日升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報告顯示,近年來,世界各國逐步對碳中和達成共識,將加速淘汰化石能源,構建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主體。2021年11月10日,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宣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據NetZeroTracker統計,全球已有約150個國家或地區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氣候目標,且減排目標陸續進入實施階段,低碳新能源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23年以來,隨著上游硅料擴產產能的逐步落地,硅料階段性的產能錯配得以緩解,硅料價格亦進入下行通道,根據PVInfolink數據,多晶硅價格從2022年末的300元/千克左右已經下探至2024年8月的40元/千克左右,帶動整體光伏產業鏈成本迅速下降,光伏發電經濟性凸顯,有效地刺激光伏新增裝機量快速增長,再創歷史新高。同時,隨著新能源產業鏈降本增效的發展提速,我國“雙碳”建設決心愈發堅定,資本紛紛涌入光伏行業,跨界光伏的企業數量迅速上升。一方面,新的競爭者的涌入為光伏行業的技術迭代和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原有的頭部企業在新的沖擊下亦憑借技術、規模、成本、渠道及品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不斷鞏固競爭力,專注研發創新,持續推出具備更高轉換效率、更低度電成本和更低碳足跡的高效新型綠色產品,完善產品結構,加速高端產能落地和低端產能的出清;另一方面,根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3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量分別達到147.2萬噸、668.3GW、591.3GW和518.1GW,同比分別增長71.8%、80%、78.9%和75.8%,各環節的擴產產能集中落地導致了各環節再次呈現一定程度的結構性供需矛盾,產業鏈價格波動下行,各環節的利潤空間遭受擠壓,部分落后產能的開工率下降,產業鏈整體面臨業績承壓,光伏行業競爭格局面臨加速重構。
東方日升在報告中披露,公司專注于新能源、新材料的全球化事業,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晶體硅料、太陽能電池片、組件、新材料、光伏電站、儲能集成系統及智能燈具等業務。公司光伏組件業務處于光伏行業全球領先地位,出貨數據多年位列全球前列。公司經營團隊擁有豐富的光伏行業經營管理經驗,對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專業判斷,對行業變化有敏銳的捕捉力,具備科學的戰略決策能力和高效的戰略執行能力。公司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緊扣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在科技研發、高效產品推廣、工藝改進、精益生產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經過多年的摸索,公司已逐步建立起涵蓋新產品開發、原材料采購、生產運營、質量控制、成本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現代科學管理體系。
在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合的趨勢下,公司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通過推行產線設備/車間/生產基地自動化、可視化、數字化,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多個綠色工廠、智能化數字車間、數字工廠,實現生產流程優化、效率提升、質量提高、成本降低,加速我們低碳生產效率,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優化運營模式,實現更高效、綠色生產。
截至2024年6月末,東方日升光伏組件年產能為35GW,產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寧波、江蘇金壇、浙江義烏、安徽滁州、馬來西亞和內蒙古包頭等生產基地。此外,“浙江寧海15GWN型超低碳高效異質結電池片與15GW?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江蘇金壇4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和6GW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和“安徽滁州年產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業內人士指出,現階段光伏產業鏈企業既要應對來自外部環境的巨大挑戰,又要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只要不斷創新求變,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定能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筆尖網》將對光伏行業未來發展,及東方日升后續業績表現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