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網》 文/筆尖觀察
在資本市場的波瀾壯闊中,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環,始終承載著推動科技創新、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的使命。近期,兩家企業的IPO進程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如鯤新材的IPO之路遺憾終止,而新芯股份則穩步邁入了審核問詢階段。
招股書顯示,如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如鯤新材”),一家專注于新能源電池電解液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曾懷揣著登陸科創板的夢想,踏上了IPO的征途。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的考量,如鯤新材于10月28日選擇了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其IPO之旅遺憾終止。
報告期內,如鯤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1628.68萬元、67205.81萬元和81357.85萬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7490.1萬元、9461.07萬元和9765.59萬元。
另一家擬在科創板IPO的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芯股份”)審核進程則顯得更為穩健。作為國內領先的半導體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新芯股份在NOR Flash晶圓制造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優勢。其12英寸NOR Flash晶圓累計出貨量已超過130萬片,是國內規模最大的NOR Flash晶圓廠之一。10月30日,該公司接受了首輪問詢。
報告期各期,新芯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3,842.37萬元、350,725.34萬元、381,453.85萬元和91,252.09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3,875.69萬元、71,660.26萬元、39,375.60萬元和1,486.64萬元,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2.11%、36.51%、22.69%和16.64%。
如鯤新材和新芯股份在科創板IPO進程中的不同遭遇,生動地展現了資本市場的雙面性。一方面,它為企業提供了展示自身實力、籌集資金、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平臺;另一方面,它也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市場前景、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和考驗。這正是資本市場的魅力所在——它既殘酷又公平,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
《筆尖網》關注到,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的加速推進,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優質企業涌現出來成為資本市場的亮點和驕傲。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企業在面對挑戰時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性做出最符合自身發展利益的決策,共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