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4月25日訊(記者 石雨)金融監管總局近日印發《關于加強萬能型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意在從嚴監管萬能險,推動萬能險進一步回歸保障本源。
從《通知》的要求來看,涵蓋規范產品發展、提升保障水平、強化賬戶管理、強化資金運用監管、規范銷售行為五個維度。要求背后是問題導向原則,主要聚焦于保障功能有待強化、賬戶運作不規范、個別公司資金運用較為激進等突出問題,深挖問題根源,從制度上有針對性地治理。
談及《通知》出臺的背景,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向藍鯨新聞記者分析指出,“一方面,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保險公司為吸引客戶往往又提供高結算利率,可能因實際投資收益不足導致利差損。而且,5年期以下萬能險負債期限短,加劇了保險公司資金流動性壓力。另一方面,長期以來,部分保險公司將萬能險異化為短期理財產品,通過高結算利率和靈活退保條款吸引客戶,偏離了保險的保障本質。此類產品易引發消費者過度關注收益而非保障功能,形成‘短錢長投’的資產負債錯配問題。”
具體來看《通知》要求,針對產品發展的規范性,《通知》提出,要明確萬能險提供最低保證利率,允許保險公司在滿足相應約束條件時,對萬能險產品調整最低保證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損風險。同時,對期繳萬能險適當提高基本保險費上限,鼓勵發展長期萬能險。
針對進一步提升萬能險保障水平,《通知》提出,引導保險公司拉長萬能險保障期限,禁止保險公司開發五年期以下(不含五年)的萬能險,鼓勵通過合理調整退保費用、保單持續獎金等產品設計要素延長保單實際存續期限。
聚焦少數萬能險承諾保證收益,投資激進等突出問題,金融監管總局提出要強化萬能險賬戶管理。
一方面,從賬戶設立到注銷,全流程規范。賬戶設立時,重點規范啟動資金運作。賬戶存續期間,要求公司定期檢視賬戶資產負債狀況,及時補足缺口。賬戶注銷時,要求保險公司進一步明確觸發機制和相關要求,確保公平合理。
另一方面,重點規范賬戶結算。要求公司根據賬戶真實投資情況合理審慎地確定萬能險結算利率。建立結算利率平滑機制,同時嚴格規范特別儲備的使用。
同時,強化萬能險資金運用監管強化集中度監管,對萬能險資金投資單一股權投資基金、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等的比例,從嚴設置上限。強化關聯交易監管,禁止通過多層嵌套、通道業務等方式開展不當關聯交易。強化非標投資監管,對萬能險資金投資非標不動產和非標金融產品的比例,從嚴設置上限。
針對規范萬能險銷售行為,《通知》要求公司加強銷售人員分級分類和產品適當性管理,防范銷售誤導。制定銷售“負面清單”,列舉保險公司銷售萬能險不得存在的六類行為,禁止保險公司通過為萬能險提供間接或隱性擔保、變相縮短產品實際存續期限等方式,異化萬能險產品屬性。強化保險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強調對最低保證利率調整、賬戶注銷等與消費者利益相關的事項,要以適當的方式及時告知消費者。
“《通知》是對萬能險產品發展、風險管控、市場秩序的全維度約束“,一位人身保險相關負責人記者表示,監管的核心目標在于推動萬能險產品回歸風險保障與長期儲蓄功能,更好的保障消費者權益,實現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