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通義App與通義網頁版(tongyi.com)全面上線阿里新一代通義千問開源模型Qwen3(簡稱千問3)。用戶可以第一時間在通義App和網頁版中的專屬智能體“千問大模型”,以及主對話頁面,體驗到全球最強開源模型的頂級智能能力。
據了解,千問3一經發布便登頂全球最強開源模型。本次發布的千問3開源模型包含8款不同尺寸,均為全新的“混合推理模型”,智能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時也更省算力。
其中,千問3旗艦模型Qwen3-235B-A22B是一款混合專家(MoE)模型,該模型創下所有國產模型及全球開源模型的性能新高;Qwen3-32B是一款稠密(Dense)模型,部署成本低、穩定高效,是企業部署首選。
目前,上述兩款模型均已在通義App和通義網頁版中的“千問大模型”智能體上線。同時,在通義App與網頁版的主對話頁面中,用戶可以在邏輯推理、編程、翻譯等垂類場景下體驗到千問3的頂級智能能力。
近日,通義App完成全新升級,以超級智能體作為交互中樞,在主對話頁面實現能問、能聊、理解圖片、生成圖片、翻譯、寫作等智能體驗。同時,通義App持續迭代專業能力,在代碼生成、數學推理、拍照講題等領域,為用戶打造有用、貼心的個人AI助手。據悉,通義網頁版全新域名tongyi.com已正式啟用。
AI財評
**財經視角點評:阿里通義千問3開源模型的價值與挑戰**
阿里推出通義千問3開源模型,標志著其在AI領域的持續加碼。從財經角度看:
1. **技術壁壘與成本優勢**:MoE架構(如Qwen3-235B-A22B)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算力消耗,有助于企業以更低成本部署高性能AI,增強商業化潛力。
2. **開源生態的競爭策略**:通過開源頂級模型,阿里可吸引開發者生態,鞏固其在全球AI賽道的話語權,同時推動行業標準制定,間接拉動云服務(如阿里云)需求。
3. **商業化路徑待驗證**:盡管技術領先,但開源模型的直接變現能力有限,需依賴配套服務(如企業定制、云算力租賃)實現盈利,與Meta的Llama策略類似。
4. **政策與市場風險**:國產模型需平衡技術自主與國際合規,尤其在數據跨境和芯片限制背景下,供應鏈穩定性是關鍵變量。
短期看,此舉強化了阿里的技術品牌;長期需觀察開源生態的轉化效率及全球市場份額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