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4月29日訊(記者 徐曉春)一波三折之后,4月29日晚,北交所公司百甲科技終于揭開了年報的面紗。2024年,百甲科技總共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83億元,同比增幅2.09%,同期歸母凈利潤虧損約449.68萬元,同比下滑111.21%。
2025年一季報,百甲科技的業績頹勢再次延續。1-3月,百甲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81億元,同比增長17.56%,但同時由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131.09萬元,同比下滑124.55%。
百甲科技主要經營鋼結構制品的制造和加工等業務。2024年,百甲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鋼結構一體化解決方案、鋼結構件制造及其他三大板塊,占總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58%、33.67%和2.7%。
今年1月24日,百甲科技首次進行業績預告。百甲科技稱,受下游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的影響,公司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適度下調銷售報價以爭取客戶大額訂單,進而導致毛利率下降,并且由于部分回款不及預期,公司較上年計提了更大金額的信用減值準備。多方影響下,百甲科技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在180萬元-260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下滑93.52%-95.51%。
值得一提的是,1月17日業績預告前一周的關鍵時刻,百甲科技剛剛更換簽字注冊會計師。公告顯示,容誠會計師事務所原本委派陳蓮為項目合伙人及簽字注冊會計師、宗志迅和董凱凱為簽字注冊會計師,為百甲科技提供2024年度審計服務。但由于鑒于簽字年限到期,容誠會計師事務所委派鮑光榮替換陳蓮為項目合伙人及簽字注冊會計師,委派陳思替換董凱凱為簽字注冊會計師,負責完成百甲科技2024年度財務報告審計及內部控制審計相關工作。
到3月1日,百甲科技對2024年財務數據進行了進一步核實,公司預計的全年歸母凈利潤數額由盈轉虧,調至虧損的439.49萬元,較2023年同比下滑110.95%。至于變動的原因百甲科技稱,一方面期后客戶結算金額減少導致凈利潤的減少,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財務人員疏忽,混淆個別項目的應收賬款與合同資產確認計量,應收賬款賬齡劃分有誤,導致應收賬款信用減值準備計提金額與前次業績預告相比增加較大。
由于這一調整關系重大,4月11日百甲科技收到了北交所的處分。處分決定顯示,由于后續更正凈利潤與預告披露金額區間下限的差異幅度為344.16%,且涉及盈虧性質變化(由盈轉虧),百甲科技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且未及時修正,構成信息披露違規,公司董事長劉甲銘、總經理劉煜、財務負責人黃殿元未能勤勉盡責,對百甲科技的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北交所給予百甲科技、劉甲銘、劉煜、黃殿元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今日最終披露的年報顯示,百甲科技在2024年計提了共計3095.75萬元信用減值損失,較2023年的1551.2萬元增加99.57%。其中,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約3029.6萬元,占全部信用減值損失的比例接近98%。
需要注意的是,在收入下滑、年內大額計提減值損失的同時,2024年末百甲科技應收賬款余額不降反增。期末,百甲科技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賬面合計金額約為6.95億元,同比增長3.73%,二者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達到41.19%。另外,從賬齡來看,百甲科技賬齡在1至2年、2至3年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增長31.61%、71.21%,應收賬款風險繼續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