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由《節點財經》主辦的“2025節點增長大會”在北京舉行。量子之歌大健康業務品牌副總裁?張澤、上美股份公關總監 劉婷婷和碧蓮盛公關總監 司倩受邀出席本次大會“商業向善,品牌向上”圓桌對話,分享了關于商業發展、品牌建設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度思考與實踐,貢獻了一場非常精彩的對話。
以下為各位圓桌嘉賓的金句:
對話金句
量子之歌大健康業務品牌副總裁?張澤:
01善的力量是一種最偉大的或者說最溫暖的一種人性力量,商業組織要創造價值、實現盈利,也要根植于社會體系,肩負責任。
02商業向善意味著不作妖、不驕橫,要以人為本,還要回饋社會。
03從商業向善變成商業更向善,商業最向善,要從老年人真實需求出發不計成本提供產品。
上美股份公關總監 劉婷婷:
01?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在日常工作當中形成正向的循環,不僅是服務消費者,而且是讓整個行業變得更好。
02聚焦可以讓你的思路最清晰,讓你的資源最集中,效率最大化。
03找到擅長,回歸擅長,做好擅長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
碧蓮盛公關總監 司倩:
01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肯定是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
02我們把社會責任跟業務緊密相連,拿出最優質的資源,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手抓。
03市場需求促進技術升級,技術升級推動品牌升級。
>>>>>
? ? ? ? ?
以下為圓桌嘉賓對話實錄(有刪減):
?量子之歌大健康業務品牌副總裁?張澤
1、關于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
其實我覺得這個話題特別好,商業向善,品牌向上。善是一種偉大而溫暖的人性力量。商業組織雖以創造價值、實現盈利為目的,但也是社會體系的重要部分,其影響力往往大于單個個體或非商業組織。
在我看來,商業向善包括三個方面:
不作妖、不驕橫:大企業、公眾公司要做到不作妖,即不做危害社會之事;不驕橫,以謙卑的態度從消費者中來到消費者中去。
以人為本:量子之歌服務的銀發群體是弱勢群體,身體機能問題使其在社會中處于弱勢。在產品和服務中,要從老年人切身需求出發,即便不掙錢或微利也要為他們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回饋社會:量子之歌作為納斯達克上市的公眾公司,在盈利后應拿出部分錢回饋社會,推動社會長期、可持續均衡健康發展。
2、如何更好服務銀發群體?
量子之歌聚焦服務銀發經濟的中老年人群,本身就有向善基因。服務中老年用戶與服務年輕用戶不同,需讓他們對產品有足夠信任度才會持續購買和關注。所以產品要從他們真實需求出發,即便增加運營和研發成本,收益不明,也要去解決他們行動不便、咀嚼不便等問題。
例如,在研發黃晶產品時,考慮到老年人咀嚼不便,量子之歌打破傳統的固體形態,創新做成液體形態。雖研發和生產成本更高,但并未加價,只為給老年人更好體驗,提供更好的產品解決方案。未來,量子之歌將繼續以人為本,基于中老年人細分需求,不計成本地提供更具針對性、能解決痛點的產品。
3、如何平衡孝心和事業?
“陪伴是最好的孝順”這一觀點并非完全認同。在當前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變化的時代,很多人遠離父母,難以長期陪伴。量子之歌致力于研究如何讓無法陪伴老人的子女能讓父母生活得更好、更有意義。
新一代老年人,尤其是60后退休人群,不僅追求活得長,更追求活得好,追求自由、享受和分享。量子之歌旗下千尺學堂作為中老年興趣教育品牌,原本班主任主要講解課程好處和內容,現在從老年人情感需求出發,陪他們聊天,關注其生活關注點,再根據反饋研發更精準的課程。此外,千尺學堂推出千尺游學項目。老年人喜歡和伙伴組團旅游,千尺學堂組織他們進行康養游學,如去武當山一邊學太極拳,一邊欣賞山河,分享生活。
總之,商業向善要回歸服務的目標群體,量子之歌服務中老年人,除滿足物質需求外,未來還需持續研究他們精神層面的服務需求、陪伴需求。
??上美股份公關總監 劉婷婷
1、商業向善從三條線索開展
我們2022年在港股上市,作為一家成立23年的行業頭部化妝品企業,在商業向善方面從三條線索開展工作。
環保方面,在工廠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使用環保油墨、紙張制作化妝品盒,采用植物原料減少化學添加;社會方面,西藏地震捐贈100萬元,疫情和河南水災時及時關懷;人文方面,設立一千萬元友好生育基金鼓勵生育。
商業向善不止于公益。在日常經營中,我們思考如何讓行業更好。這啟發我們,品牌方、營銷和科研人員應多做科學傳播、正向科普,引導消費者正確認知。2024年,韓束成立轉化醫學基金,資助醫院、高校的皮膚學研究項目,助力成果轉化。
總之,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正向循環,讓行業更好。
2、韓束成功的方法論
2024年,我帶領團隊接待了34場來自各行各業創始人及其市場團隊,他們前來學習韓束抖音打法。韓束抖音成功方法論有三點:
聚焦:2019-2020年企業轉型時,選擇聚焦策略。聚焦品牌為韓束,將所有資源傾注。通過聚焦,讓思路清晰、資源集中、效率最大化,實現增長。
做好擅長:營銷歷經三個時代,韓束在1.0和2.0時代擅長做大投放、冠名綜藝和大劇。在3.0社媒時代,將擅長的投放復制到短劇上,通過短劇切片投抖音千川,將流量收回到直播間,甚至邀請短劇女主角到直播間,形成流量閉環。
做好基建:在抖音生態中,自播是重要基建。韓束在抖音有20多個直播間,構建了自播矩陣。
3、商業向善需要有利他心
我認為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是互補互助、協同發展。不能為商業向善犧牲品牌利潤,品牌向上能助推商業向善落地,二者協同需要有利他心理。
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旗下的一個新銳品牌,由知名兒科醫生崔玉濤、影星章子怡和科學家團隊共同創立。
他們因工作生活中的疑惑走到一起,該品牌創立模式為醫研共創,先由崔老師提出問題給研發團隊,產品做出后在診所實驗反饋,再調整上市。事實證明,這種模式縮短了用戶決策鏈路,可見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相互促進,要用利他心態推進這兩件事。
?? 碧蓮盛公關總監 司倩
1、關于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
商業向善和品牌向上我們認為肯定是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作為一家醫療企業,使命愿景和價值觀是醫者仁心,醫療為本,商業向善在品牌中更是重中之重。
我們的社會責任思路是與業務緊密相連。我們拿出最優質的資源——植發能力,成立了百萬植發公益基金,幫助需要植發但無經濟能力的人。
后來基金追加到千萬,并與輕松籌合作溫暖植發項目,幫助燒燙傷病人。我們還重視醫護群體,每年在醫師節、護士節做公益活動支持醫護隊伍。此外,我們與環球網合作非遺保護計劃,緊緊圍繞主營業務,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2、三次技術升級滿足植發需求
植發數據以男性為主,但在我們醫院客戶我看到現在男女比例已經接近1:1,只是男士脫發比較明顯,女士是從中間開始脫,發縫開始脫,沒有那么明顯,所以關注度不高。
我先普及一下,現在主流植發技術一共只有兩種:FUT(切頭皮植發)和FUE(單個毛囊提取)。FUT會留下明顯疤痕,2005年碧蓮盛成立時直接采用無痕植發技術,率先推廣FUE。
2020年,我們率先推出不剃發植發技術,并在深圳發布會現場完成6臺手術,展示效果。植發成活率已達90%以上,但不剃發技術的美觀度和隱私保護是我們獨有的優勢。
第三次創新是無痛不剃發植發技術,解決了患者怕疼的問題。我們在人民日報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動行業關注。三次技術升級均由市場需求驅動,推動品牌發展。
3、商業向善的長期價值
百萬植發基金已升級到千萬。今年我們與深圳大學合作推出純植物染發劑,針對年輕客戶群體。27歲人群是植發主力,但我們也關注銀發經濟,探索健康烏發方案。純植物染發劑零氨零苯,檢測報告證實其安全性,引發廣泛關注。
商業向善我們一直在實踐和堅持,醫者仁心,醫療為本這就是我們的重點,也是跟我們品牌完全融合且相輔相成的事情,我們也會在這件事上持續長久的做下去。因為我們只有把這件事做好了我們品牌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