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金額看,浙江A股上市公司中,274家2024年度研發費用超億元,26家超10億元,1家超百億元。2020年-2024年,浙股中共計149家上市公司連續5年研發費用實現同比增長。
同花順數據顯示,浙江A股上市公司中,共計699家披露了2024年度研發費用情況。從金額看,274家2024年度研發費用超億元,26家超10億元,1家超百億元。
海康威視“榮耀王者”,11家公司研發費用去年同比增長超過100%
同花順數據顯示,排名前10的企業分別為海康威視、榮盛石化、大華股份、均勝電子、恒生電子、桐昆股份、完美世界、天能股份、芯聯集成、衛星化學。
從行業分布看,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在研發費用超10億的26家上市公司中,電力設備、基礎化工、計算機各有4家,占比15.4%;汽車有3家,占比11.5%;傳媒、電子、石油石化各有2家,占比7.7%;家用電器、建筑裝飾、交通運輸、醫藥生物、有色金屬各有1家,占比3.8%。
其中,海康威視憑借118.64億元研發費用位居榜首,且是唯一一家研發費用超過百億元的浙江A股上市公司。
過去5年,海康威視研發費用持續上漲,2020年-2023年分別達到63.79億元、82.52億元、98.14億元、113.93億元。2020年至2024年,公司累計研發費用超過500億元,是浙股中名副其實的“榮耀王者”。
從投入增速看,2024年,浙股中有44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過40%;有26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過50%;11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過100%,具體包括浙江東方、明牌珠寶、錢江水利、誠達藥業、杭州熱電、東望時代、ST目藥、中堅科技、亨通股份、會稽山、長鴻高科。
2024年度,萬勝智能研發投入達8312.7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95%,占營業收入的8.87%。基于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積累,公司在2024年度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先后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等重要獎項;同時取得CMMI5級國際認證,標志著軟件研發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獲得專利191項,其中發明專利75項,累計獲得軟件著作權132項。
11家上市公司連續5年研發費用同比增幅超過20%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0年-2024年,浙股中共計149家上市公司連續5年研發費用實現同比增長。
其中,38家上市公司連續5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過10%。
從行業分布看,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電子有10家,占比26.3%;汽車有8家,占比21.1%;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各有4家,占比10.5%;電力設備、計算機各有3家,占比7.9%;交通運輸有2 家;國防軍工、基礎化工、食品飲料、有色金屬各有1家。
銀輪股份過往從商用車及工程機械熱管理領域(第一增長曲線)切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第二增長曲線),又拓展至數字能源業務(第三增長曲線),在儲能、數據中心等方向不斷開拓;在機器人浪潮之下,再次把握住機器人發展機遇,提前進行專利申請及市場研究(第四增長曲線)。
2024年,銀輪股份研發費用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16.90%。研發人員數量1,473人,占比14.04%。目前,銀輪股份在上海、歐洲、北美分別設立了研發中心,部分子公司亦積極開展研發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研發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有11家上市公司連續5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過20%,具體包括松原安全、安杰思、廣立微、百誠醫藥、雙元科技、江豐電子、卡倍億、杰華特、斯達半導、臻鐳科技、芯聯集成。
其中,百誠醫藥研發人員數量達到1247人,占比69.47%。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率明顯提升,主要系持續加大創新藥、仿制藥的研發投入所致。
隨著傳統仿制藥CRO競爭加劇,百誠醫藥積極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秉承創新藥和仿制藥研發雙線發展思路,開展了多個新藥研發項目,已取得1類新藥的2個IND批件,完成11個2類新藥IND申報,已獲得10個IND批件。同時,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加速原料藥、制劑等在海外的注冊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