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靠AI教育翻身,豆神教育能如愿嗎?
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劉宇
出品丨鰲頭財經
AI時代加速到來,AI教育熱潮洶涌,豆神教育(300010.SZ)加碼AI教育。
豆神教育的前身是立思辰,由清華大學學霸池燕明聯合他人創立。產業轉型、瘋狂并購、商譽減值,立思辰陷入連續虧損困境,而池燕明通過減持、協議轉讓、被動減持等套現10.5億元離場。
豆神教育破產重整,化債26億元,北京師范大學學霸竇昕上場,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
繼2024年盈利1.37億元后,今年一季度,豆神教育又盈利0.37億元,投資者似乎看到了向好的跡象。不過,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持續下降。
2020年至2023年,扣非凈利潤合計虧逾45億元,發力AI教育,豆神教育能翻身?
池燕明折騰12年離場
在資本市場,池燕明一度風光無限。
公開信息顯示,池燕明1966年出生,199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被外界稱為清華大學學霸。
上學時,池燕明創辦了“北京當代電子經營部”,代理辦公設備,后來又針對企業做辦公信息系統服務外包。
1993年,池燕明創辦北京東方辦公設備有限公司,依舊是賣辦公設備,并提供信息系統服務。
1999年,池燕明將公司更名為立思辰信息技術公司,真正開始專注于信息服務外包,做文件管理及視頻音頻方案等。
2009年,立思辰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國內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當年,立思辰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歸母凈利潤4800.67萬元。
然而,歷經連續幾年增長后,2012年,立思辰迎來上市后的首次營收凈利雙降,歸母凈利潤為4656.76萬元,同比降幅達37.99%。公司解釋,受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廠商策略影響,公司視音頻解決方案及服務業務收入及毛利均較上年同期顯著下降。
池燕明尋找業績增長項目。2012年,立思辰以2.95億元對價收購文件輸入領域龍頭友網科技,形成文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能力。2014年,又出資2.85億元收購中間件廠商匯金科技,將業務從辦公領域擴展至企業級數據流轉領域。
2015年,互聯網教育掀起熱潮,池燕明迅速行動。當年,立思辰以3.44億元價格收購互聯網教育公司敏特昭陽,切入K12在線教育領域。2016年,又收購了教育信息化服務商康邦科技、移動安全企業江南信安,交易價格分別為17.60億元、4.04億元,形成 “教育+安全” 雙主業運營格局。
此外,立思辰還收購了百年英才、留學360等教育資產。
2018年起,立思辰分三次收購中文未來100%股權,交易總價約12.91億元。
據鰲頭財經不完全統計,池燕明推動立思辰完成25項并購,交易對價超52億元,公司完成了從信息安全向教育領域的產業轉型,池燕明一度風光無限。
然而,“買買買” 之后,商譽激增(峰值達36億元),隨后迎來商譽減值,立思辰巨虧。
2018年,立思辰虧損13.95億元(計提商譽減值10.77億元),2020年虧損擴大至25.67億元(計提商譽減值20.99億元)。
經營陷入困境,池燕明尋求撤退。2019年、2020年,池燕明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累計套現5.58億元。2021年至2024年,還因協議轉讓、質押股份抵償債務、司法拍賣等直接間接套現。粗略估算,池燕明累計套現約10.5億元。
2021年10月以后,池燕明不再擔任立思辰任何職務。
竇昕借司法重整正式登場
伴隨著清華學霸池燕明的離場,北京師范大學學霸竇昕正式入場。
公開信息顯示,竇昕,1983年出生于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高考語文狀元,200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當年就職于北京巨人學校。2010年,竇昕與須佶成、李川等聯合創辦高思教育集團,2014年,重返巨人學校,任高級副總裁、葉圣陶學校校長。
2015年,竇昕創辦中文未來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 “中文未來”)。
3年后,池燕明主導立思辰收購了中文未來。這意味著,獨立創業3年,竇昕就賺得約12.90億元。
2019年6月,竇昕臨危受命,出任陷入困境的立思辰總裁,隨后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大權在握的竇昕立即對立思辰“大動手術”——剝離信息安全業務,專注教育業務,布局智慧教育、學科應用、教育服務,構建教育生態。
竇昕自稱是“大語文體系的開創者”,被業內稱為 “竇神”。2020年7月,立思辰更名為豆神教育。
2021年10月,池燕明徹底抽身,竇昕更進一步,身兼董事長、總裁兩職。接下來,竇昕的目標是取得豆神教育的控制權。
2024年初,豆神教育完成破產重整。根據重整方案,通過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13.8股,共轉增約11.98億股),引入近11億元投資,全額清償逾26億元負債。
重整完成后,竇昕所持豆神教育股份占重整后總股本的18.29%,竇昕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合計占20.71%。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竇昕成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借司法重整,竇昕登場,真正入主豆神教育。不僅如此,竇昕還借破產重整幫豆神教育消化了26億元債務。
2024年底,豆神教育資產負債率為31.34%,而在2022年底,資產負債率高達129.71%,嚴重資不抵債。
借司法重整入主、化解債務,“一身輕” 的竇昕試圖大干一場,全力推進豆神教育快速發展。
AI教育收入占比僅3.6%
竇昕主導的豆神教育,正在大力發展AI教育。
2023年,豆神教育開始布局人工智能(AI)教育業務,探索運用人工智能體、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與公司素質類美育課程及豐富語料深度融合,研發教育垂類大模型。在此期間,公司逐步將研發成果轉化為服務功能,推出了融入AI輔助學習功能的輕AI美育通識課程。
2024年10月,竇昕推動豆神教育與北京智譜華章、海南何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AI教育產品的技術研發及銷售。合資公司認繳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豆神教育持股70%。
當月,豆神教育自主研發出端模一體教育產品——豆神AI。公司以AI “超擬人導師” 的形式,通過超擬人私教問答、超擬人寫作參謀、超擬人作文實時批改、超擬人私教課堂等多元模塊,運用多模態、知識圖譜等AI技術來實現 “一人一課”“因材施教” 的教育目標。
豆神教育披露,豆神AI應用已在安卓、IOS、鴻蒙及微軟AIPC系統端上線。通過上述創新成果,公司實現了教育與科技的充分融合,并使公司教育業務開啟人工智能化、高效化的新篇章。
2024年12月9日,豆神教育宣布與微軟攜手,正式將豆神AI Windows PC端1.0 版本引入微軟商城。
不過,目前來看,AI教育業務對豆神教育的貢獻較小。2024年,公司該項業務收入為2730.91 萬元,僅占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3.61%。
近幾年,豆神教育的營業收入持續下降。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13.86億元,2021年至2024年分別為11.22億元、10.13億元、9.93億元、7.57億元,連續4年下降。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90億元,降幅0.63%。
與營收相對應的是,2020年至2023年,豆神教育的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4年合計虧損45.46億元。2024年,扣非凈利潤為1億元,自2018年以來首次盈利。這與破產重整帶來的財務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對應收賬款催收力度加大等因素相關。
今年一季度,豆神教育歸母凈利潤0.37億元。
營收凈利背離,豆神教育盈利恐難持續。
二級市場上,2024年11月1日階段性高點以來,豆神教育的股價下跌了約 47.19%。
AI教育市場,新東方、好未來等構建全場景AI教育生態,科大訊飛、騰訊、阿里、百度等科技巨頭也以新技術滲透到教育領域,今年一季度研發投入僅99.40萬元的豆神教育,恐難在激烈的AI教育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靠AI教育翻身,豆神教育能如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