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5月26日訊(記者 金磊 朱荻)5月26日上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發布《天津金融監管局關于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變更名稱的批復》,正式批準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將中文名稱變更為“天津京東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京東消金”)。
此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發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調整股權結構及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該公司進行股權結構調整。調整完成后,廣州晶東貿易有限公司將持有該公司50%的股權,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則持有15%的股權。以上兩家公司均隸屬于京東集團旗下主體企業,二者合計持有京東消金65%的股份。
京東是消費金融領域的大玩家之一,核心依靠場景支持的京東白條和現金貸產品京東金條,此前主要通過旗下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簡稱“京東小貸”)開展表內業務,后續會將白條、金條業務逐步轉移至京東消金。
京東小貸近年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從2021年的5.6億元增至2024年的16.75億元,2024年的凈利潤為5228.39萬元,同比暴增 1526.38%;總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總體體量仍不算大。總資產由2021年的76.0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62億元。
由于京東小貸近年來頻繁發行ABS,導致表內資產大量出表,因此其實際資產規模遠高于資產負債表中披露的總資產。截至2024年底,整體業務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
京東消金的牌照獲得預示著京東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合規和發力,京東外賣的入場,也成了京東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業務增量。
有京東客戶在點完京東外賣后,京東白條關聯的虛擬卡產品“分分卡”額度就提高到14000元。微博內容顯示,有用戶薅羊毛,開通京東白條支付減免外賣費用;也有用戶剛點完京東外賣就收到京東金融白條營銷電話。
這一波的牌照和流量加持,京東的消費金融業務正沖向萬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