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 童梓權 )
從2009年在江蘇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至今,諾泰生物所走過的是一條快速發展、多點開花的產業繁榮之路:從2009年專注于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研發和生產,再到2014年FDA的認證突破開啟國際化進程;從2016年的掛牌新三板到2021年的科創板上市;從2022年進軍核酸藥物領域布局寡核苷酸到2024年替爾泊肽原料藥再獲全球首家FDA DMF……
諾泰生物一路走來伴隨著鮮花與掌聲,上述的閃光點只是十幾年來諾泰生物茁壯成長的零星片段,簡單總結這一路的發展歷程:20年前,諾泰生物前瞻性地布局多肽藥物,并經過技術更迭、產品創新和生產建設,構建起自家的“護城河”。如今,多肽藥物逐漸成為產業資本追逐的重要賽道。2022年初,諾泰生物開始組建子公司諾泰諾和,發展寡核苷酸業務,GMP中試產線于2023年7月投產。公司投資該板塊第二年,諾泰諾和就實現盈虧平衡。
產業之光也迅速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層面,公司近年來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從2024年的年報來看,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16.25億元,同比增長57.21%;實現歸母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148.19%;實現扣非凈利潤4.08億元,同比增長142.60%;基本每股收益1.88元。
傲人成績取得的背后,是諾泰生物每一位員工為企業成長做出的貢獻,從最初的幾百人到如今超過2000人的企業規模,公司從寂寂無聲到創新藥企的中堅力量。
而團隊的領軍人物在其中貢獻的領導智慧和企業家精神尤為值得稱道,他就是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童梓權。
現在55歲的童梓權,理工科背景,曾有多年在海外求學和國際知名大藥企工作的經驗。他在領導諾泰生物的過程中實踐將國際化經驗和本土國情相融合,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從“跟隨者”到“規則制定者”的轉變貢獻力量。
童梓權表示:“無論是企業出海還是企業發展,本質都需要聚焦于兩個核心領先:時間領先和技術領先。”他進一步解釋,企業要與趨勢同行,今天做昨天的事情,一定會被淘汰;今天做今天的事情,一定會被內卷;今天做明天的事情,公司才能夠蓬勃發展。
十六年探索 諾泰茁壯成長
童梓權“三駕馬車”戰術勾勒愿景藍圖
“三駕馬車需協同發力:?研發布局產品?,?營銷開拓市場?,?生產支撐業績?,形成閉環以抓住產業機會?。其核心邏輯在于以?時間領先?搶占先機,以?技術領先?構建壁壘,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增長?。”
1970年1月出生的童梓權,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工系,獲得了碩士學位。在輾轉任職輝瑞、葛蘭素史克等國際大藥企近二十年后,2017年9月他選擇回國加入諾泰生物,在接棒公司董事長一職前,童梓權主要擔任公司連云港工廠負責人,承擔工廠運營及部分銷售業務。在2022年成為諾泰生物董事長兼總裁后,他真正成為諾泰生物的領軍人后,千斤重擔押在了童梓權的身上。
企業實現良性發展,童梓權采用了怎樣的破局之道呢?
彼時,他將要做的重點工作總結為“承上啟下”和“煥然一新”,當時童梓權對外的解釋是:“落實到具體的經營策略上,一方面,針對我們表現好的、有優勢的業務板塊,要集中火力進行深化、鞏固優勢,實施包括人才引進、研發投入、產品應用拓展等舉措;另一方面,針對我們表現不如預期的產業,要瘦身、改制,聚焦于自己的優勢業務。”
他給公司圈定的清晰業務方向就是小分子業務(CDMO)和多肽特色原料藥。以多肽特色原料藥為例,諾泰做多肽藥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司成立之前的2003年,此前諾泰生物做多肽成績平平,但童梓權看重該領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他加入諾泰生物那幾年,多肽藥物的年復合增速大約為8%,期間市場曾有預測,這一增速到2025年大約實現翻倍,然后再以大約12.5%的增速上升至2030年的328億美元。而放眼國內,當時選擇以多肽為主攻方向的藥企并不多見,這一相對細分的領域在臨床應用和生產制備上具備獨特的優越性。
除去產品特性優異和適應癥廣泛外,童梓權強調其看重多肽的另一點原因:“這一領域的門檻較高,無論是技術的成熟度,還是人才的稀缺度,都比小分子藥物要更為獨特,因此領域相對尖端而藍海。”在領軍人物指出多肽的美好遠景后,公司執行層面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
而先發者的優勢逐漸在曠日持久的馬拉松中體現出來:對此童梓權強調,在多肽領域,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規模化生產技術平臺已成為公司引以為傲的技術資本。
“從多肽空間構型角度出發,我們設計了更為合理的多肽序列分段策略,并在合適的位點引入偽脯二肽或酯二肽短肽片段,該類短肽片段通過臨時性改變碳鏈骨架,扭轉空間結構,改變多肽序列中的二級結構對序列形成的條件,再將這些片段應用于固相合成中,解決了長鏈多肽的困難合成問題,提高了合成效率,降低了偶聯中雜質的產生,提高了純度與收率。”他進一步解釋。
當多肽業務欣欣向榮之際,恰好也反哺了公司另一主線的CDMO業務,兩者形成了魚水相依的關系。針對CDMO相對內卷嚴重的現狀,童梓權也有自己的看法:“企業不能寄希望于競爭者被行業的高門檻所困,市場內卷的情況我們不可能改變,我們只能在這個市場中挖掘自身的特色,打造在細分領域的長項。”
至于破解之道,他表示:“在CDMO業務上,公司將加大資源配置,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向價值鏈更高的方向去發展,如GMP體系(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搭建、研發力量的加強、BD團隊的拓展等。”
將多肽與CDMO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恰好也符合童梓權管理諾泰生物的“三駕馬車”戰術,這也讓不僅懂技術還懂市場的董梓權管理多維、立體、豐滿。拆分來看,三駕馬車具體指BD(商務拓展)、研發與生產并行推進。而在研發端,具體又是三大技術平臺攜手向前,除去CDMO和多肽之外,另一平臺就是公司雖布局較晚但發展較快的寡核苷酸。
在寡核苷酸領域,公司從2022年啟動布局,僅用了一年時間,便快速形成技術優勢。公司連云港工廠寡核苷酸噸級商業化生產車間計劃2025年10月完成建設,形成優質產能。諾泰生物圍繞小分子、多肽和寡核苷酸三大業務板塊,實施“學科交叉”和“構建技術優勢n次方”戰略。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實現寡核苷酸產業新的增長曲線。
童梓權強調,寡核苷酸藥物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寡核苷酸本身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與諾泰現在做的多肽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未來公司將加大馬力進行投入,希望在這一領域取得相對優勢。
今天做明天的事情
童梓權多年實踐詮釋獨到企業家精神
“今天做昨天的事情,一定會被淘汰;今天做今天的事情,一定會被內卷;今天做明天的事情,公司才能夠蓬勃發展。”
2025年迄今,諾泰生物在產業領域已經碩果累累:4月9日,公司公告稱與中東知名藥企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中東和非洲地區22個國家就司美格魯酞原料藥供應與達成相關約定,此次合作標志著公司GLP-1領域實力以及研發實力再獲國際認可。
不僅出海傳捷報,諾泰生物征戰國內市場同樣傳來捷報:月初,公司連云港工廠201車間顆粒劑生產線順利通過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藥品GMP符合性檢查,正式獲得《藥品GMP符合性檢查告知書》。該品種所用原料藥匹可硫酸鈉為連云港工廠103車間自產并已獲批上市,標志著公司自持的復方匹可硫酸鈉顆粒自原料藥至終端制劑實現全產業鏈合規及供應。
產業層面喜報接二連三的背后,實際折射出童梓權多年實踐所貫徹的企業家精神—以技術突破為矛、戰略預判為盾、社會責任為基,特別是他堅持“今天做明天的事”的發展觀,提出“時間領先、技術領先”的核心戰略,將“信息差”轉化為先發優勢,通過提前布局搶占技術制高點。
他具體分析,時間領先的本質是信息差。企業想要做到時間領先,需要思考兩個問題:將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科技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時間領先要求企業不僅要具備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更要對未來趨勢有前瞻性的洞察和預判。如果企業不尋求進步,那么其獲得的領先優勢就是暫時的,僅僅依賴于當前的信息差。?
為此,童梓權用柯達和諾基亞的例子來闡述其思路,柯達的膠片相機被數碼相機所取代,諾基亞的功能機被智能手機所取代,都是沒有足夠重視信息差的典型案例。
至于技術領先,他分析:“這需要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保持較高的效率,以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良好的毛利率,在細分領域內成為行業的龍頭。” 比如,2023年,諾泰生物開始關注合成生物學,觀察合成生物學為行業帶來的沖擊,思考如何在該領域深入發展,以確保企業的行業領先地位。
同時,諾泰生物重視對多肽生產平臺經過技術改造,已經逐漸實現平臺的智能化和數字化。
在2024年的半年度和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童梓權旗幟鮮明地提出:“希望將諾泰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以創新驅動發展,圍繞全球重大臨床需求與技術進步,大力推進重磅仿制藥的產品布局;同時利用學科交叉的研發能力,將現有業務優勢應用于更多新興板塊。”
公司對于員工尤其是人才頗為重視,強調不僅要服務社會、回饋股東,更要讓員工在這片土壤上找到歸屬感,獲得榮譽感。童梓權將企業比作一棵參天大樹,滋養其生長的是以人為本的文化土壤。他坦言員工不僅是執行者,更是創造者。當他們在公司實現了理想、解決了難題時,企業才能真正擁有生命力。
為此,諾泰生物于2023年度就啟動上市以來第一期股權激勵計劃,旨在深度綁定公司核心骨干,尤其是核心研發團隊人員。公司近年來已引進多名學術背景優異、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發人才,并分別在2024年2月、10月新認定三名核心技術人員,為公司研發團隊梯隊建設做了很好補充。
而面對交叉學科領域“全才稀缺”難題,諾泰生物創新性地選擇了一條“引育結合”的道路:一方面,從全球引進具備前沿視野的學術帶頭人;另一方面,通過內部培養方式,讓人才團隊將科研方法遷移至新領域。童梓權強調:“人才是‘種子’,我們為其提供土壤和養分,讓他們在不同領域開花結果。“
2024年,公司開啟首個系統性人才培養項目――追夢計劃。8月1日,近百名新生齊聚諾泰生物總部,共同開啟全新職業征程。整個項目貫穿新人職業生涯起步最關鍵的六個月,以集中培訓、多導師輔導、崗位深耕、復盤提升為主要形式,并結合持續跟蹤總結、全面效果評估等手段,不斷幫助新進力量快速融入、催化成長,為公司戰略落地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百年遠景的實現之路
童梓權策劃國內、國外“齊頭并舉”
“百年企業的根基在于與勢為伍,即順應醫藥科技發展規律,以持續創新和全球化視野應對行業變遷?36。諾泰生物正以GLP-1多肽藥物為突破口,結合技術、人才與戰略韌性,向百年目標邁進?。”
作為出生在浙江并在新加坡求學工作多年的童梓權,他卻扎根江蘇連云港領導諾泰生物,并將其發展到成功上市。這一選擇背后,既有其個人職業規劃考量,也包含其對江蘇生物醫藥產業環境的認可。
他多次強調江蘇政府與民眾的支持是諾泰生物成長的關鍵因素,并明確表態希望通過企業壯大回饋江蘇社會?。例如2023年在參加江蘇發展大會時,童梓權就曾表示:“在諾泰生物發展的過程當中,得到了江蘇人民和政府的大力的支持,希望將企業發展壯大,回饋社會、回饋江蘇!我也衷心祝福江蘇越來越好,真正做到強富美高!”
在2024年提出將諾泰生物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之后,2025年,在技術領先基礎上,童梓權提出構建技術優勢“N次方”,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諾泰生物在細分領域的優勢地位。
首先,通過合作,引入多肽流程中合成載體、純化填料、注射筆等環節頭部平臺技術,加強現有明星產品核心競爭力。其次,探尋“R”端突破,引入創新平臺,如合成生物學、mRNA展示平臺等,實現技術迭代,賦能多肽與寡核苷酸業務發展。再次,創新藥開發策略,依托在多肽/寡核苷酸領域的領先優勢,通過自主創新、戰略合作、商務授權等模式,實現從概念到成果的高效轉化。此外,布局海外。
從中不難看出,童梓權策劃國內、國外“齊頭并舉”,當然目前已經成效明顯,海外營收占比早已過半。東方財富顯示,2015年,諾泰生物來自國外銷售占比僅為0.14%,隨后開始不斷進行海外市場的布局。2024年半年報顯示,在歐洲市場,公司與多家頭部仿制藥企開展口服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原料藥合作;在北美市場,達成利拉魯肽制劑美國市場原料藥合作、新拓展首個動物創新藥多肽CDMO項目;在南美市場,簽訂司美格魯肽制劑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利拉魯肽制劑首仿上市原料藥合作;在印度市場,與頭部仿制藥企達成利拉魯肽制劑全球上市原料藥合作、簽訂并推進多個寡核苷酸CDMO服務。
目前,公司的多肽原料藥已銷往美國、歐洲、印度、加拿大等海外市場,主要客戶包括Krka、Cipla、Apotex、Chemo、Teva、Dr.Reddy、普洛制藥等國內外知名制藥公司,支持其制劑的研發或注冊申報。
其實,全球化布局也是童梓權所提出的企業核心使命中的重要一環。他強調,企業的核心使命在于“生生不息,穿越四大周期”:企業周期?,通過技術迭代和業務多元化,建立內生增長動力?17;行業周期?,緊抓生物醫藥技術革新浪潮(如多肽藥物、寡核苷酸等),鞏固細分領域優勢?;?經濟周期?,通過全球化布局分散風險,例如并購整合國際資源,加速向國際化平臺轉型?;全球周期?,依托中國產業鏈優勢,推動跨學科融合與底層技術攻關?。
此外,童梓權強調全球化與生態協同?,即為以技術授權、國際并購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分散單一市場風險,強化全球供應鏈地位?;同時整合多肽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從合成載體到注射筆實現全流程協同,提升生態韌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