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這個“長坡厚雪”的領域,國產替代龍頭公司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中國領先的半導體企業,華潤微2024年加大半導體關鍵領域和技術的自主創新突破,并加快新技術、新應用的商業化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以境內紅籌第一股在科創板上市之后,華潤微營業收入和資產規模持續增長。至202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資產規模分別達到了101.19億元和223.06億元,相比2020年上市時數據提升了45%和110.77%。另外,華潤微2024年的研發投入也高達11.67億元,是2020年上市時的1.06倍。諸多的信息表明,華潤微目前仍處在高速發展階段。
堅持高研發投入
獲評“十大中國IC設計公司”
在政策的積極支持下,國產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關鍵零部件的市場需求迅速增長,部分領域的國產化率已有顯著提升,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領先的半導體IDM(設計、制造、封裝一體化)企業,以及國內功率半導體頭部廠商之一,華潤微圍繞“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產業控制的戰略地位、安全支撐的堅實保障”三大核心職能,穩步推進企業各項能力建設,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年,華潤微研發投入達11.67億元,較2020年科創板上市時的5.66億元規模增加了1.06倍。從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來看,2021-2023年分別為7.71%、9.16%、11.66%,連續三年增長。而到了2024年,該指標雖然有所微降,但占比仍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達到了11.53%。這組數據充分說明,華潤微的研發投入強度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正是在高強度研發投入下,華潤微在AI、汽車電子等高增長領域取得諸多技術突破。在汽車領域,華潤微近期發布了1200V SiC MOSFET主驅模塊等產品,該系列創新融合碳化硅器件的低導通損耗、耐高溫特性與DCM、HPD模塊的高功率密度、高系統等優異性能。第七代(Trench FS Ⅶ)高性能IGBT系列產品,覆蓋650/750/1200V電壓平臺,為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系統、UPS、SVG等應用領域提供了有效的提頻增效解決方案。目前,華潤微在汽車電子領域已實現功率器件及模塊產品的全系列覆蓋。在算力電源領域,華潤微電子新推出了650V SJ MOSFET產品。公司現已形成涵蓋中低壓/高壓MOSFET、SiC、GaN等多元產品體系,這些產品通過市場應用得到充分驗證,在關鍵指標上表現卓越。在新能源領域,華潤微電子推出了第五代650V IGBT/第四代、第五代800V SJ MOS產品,適用于光伏逆變器嚴苛的應用環境。在消費電子領域,華潤微電子推出了IMPCS57*/DPM半橋、全橋模塊產品,適應當前客戶端小型化需求。
而華潤微在泛新能源領域(車類及新能源)、消費電子等領域的不懈創新,為其贏得了比亞迪、吉利、一汽、長安、五菱等主流車企,以及陽光電源、德業股份、匯川等新能源龍頭等客戶的廣泛信任。
截至2024年末,華潤微已獲得授權并維持有效的專利共計2352項,其中發明專利1980項,占專利總數的84.18%。科技創新方面顯著成就包括:一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項成果摘得“中國專利獎優秀獎”。此外,華潤微強化了產學研合作,成功設立了9個聯合實驗室和2個創新聯合體,并獲得了一項CNAS實驗室認可證書。最近,華潤微再次獲評中國IC設計成就獎“十大中國IC設計公司”。
在半導體行業內,華潤微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多年穩居中國本土半導體制造企業第三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MEMS產品領域排名第二,MOSFET產品則占據本土市場榜首位,同時在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企業中也位列第二。這些成績彰顯了華潤微在技術創新與市場競爭力方面的強勁實力。
產能穩步擴張
自主可控能力全面鞏固
從華潤微的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來看,盡管過去兩年多時間的行業調整對半導體行業增長帶來擾動,但華潤微營收和業績仍保持穩健。據公司財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19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歸母凈利潤7.62億元。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5億元,同比增長11.29%;實現歸母凈利潤0.83億元,同比增長150.68%。
不僅如此,在行業調整期,華潤微利用公司芯片設計、掩模制造、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保持晶圓制造產線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封裝測試產線方面到2024年末提升至 80%以上。
截至2024年末,華潤微擁有6英寸晶圓制造產能約為23 萬片/月,8 英寸晶圓制造產能約為14 萬片/月,重慶12吋線聚焦中高壓MOSFET及IGBT等高端產品,實現每月3萬片產能規劃。深圳12英寸晶圓生產線已于2024年完成通線,正在上量爬坡階段,具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規模化制造服務能力。
瑞銀在相關報告中預計,“鑒于公司(華潤微)短期需求前景穩健、渠道庫存健康且公司12英寸新產能開始量產,我們預計2025年公司各季收入均有望恢復同比增長。長遠來看,我們認為公司仍是中國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受益者。同時,公司進入AI數據中心領域,此舉或從2026年起給公司帶來明顯收入。”
華潤微曾在2025年初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表示,“從細分領域來看,家電(2024年)四季度訂單有所恢復;手機、PC受益于 AI 實現增長;光伏領域仍有價格壓力;工控領域需求企穩;汽車電子領域是公司重點發力方向,在產品系列、客戶拓展方面有較好預期。”
事實上,企業歷史達42年的華潤微,一直走在產業創新與補鏈升級的前列,并持續做大做強。僅從上市以來的情況而言,華潤微2024年的營業收入、總資產和凈資產相較2020年上市時數據提升了45%、76.06%和110.77%。如此的持續成長,令華潤微向成為世界領先的功率半導體和智能傳感器產品與方案供應商持續靠攏。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