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5月20日訊(記者 徐曉春)卓勝微向左,實控人向右。
轉型多年之后卓勝微仍未脫離陣痛期。由于處于產能爬坡初期,產量低導致單片實際成本高,以及轉固帶來的折舊攤銷等費用增加等,2024年卓勝微交出了歷史最差的答卷。公司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縮水64.2%,約為4.02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轉虧,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23.57%。
近期,卓勝微拋35億元定增計劃“解局”,計劃募資擴產射頻芯片制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一邊公司正在尋求資本市場資金,一邊實控人卻大筆減持套現3.92億元。上市五年,卓勝微實控人兩次大規模減持,累計套現金額預計超過13.61億元。
實控人離婚后首次減持,預計套現3.92億元
5月18日晚,卓勝微公告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計劃,因個人資金需求,許志翰、FENG CHENHUI(馮晨暉)、YI GEBING(易戈兵),計劃在公告披露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及/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34.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
截至5月20日發稿前,卓勝微股價為73.09元/股,市值391億元。減持公告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73.4元/股,以此粗略計算,許志翰等三人此次預計將套現約3.92億元。
據卓勝微一季報,截至3月31日,許志翰、FENG CHENHUI(馮晨暉)、TANG ZHUANG(唐壯)為公司實際控制人,TANG ZHUANG唐壯的前妻YI GEBING(易戈兵)為一致行動人,許、馮、唐三人共同控制公司32.92%的表決權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減持的三方中,許志翰與FENG CHENHUI(馮晨暉)的持股來自IPO前持有的股份,YI GEBING(易戈兵)所持股份為兩年前與TANG ZHUANG(唐壯)離婚時財產分割所得,雖然股票歸屬于YI GEBING(易戈兵)名下,但實際表決權以及處置都受到TANG ZHUANG(唐壯)的限制。
2023年6月,TANG ZHUANG(唐壯)與YI GEBING(易戈兵)離婚,TANG ZHUANG(唐壯)將其持有的卓勝微約3275.75萬股股份轉讓給YI GEBING(易戈兵)。財產分割之后,TANG ZHUANG(唐壯)持股比例下降至1.53%,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同時YI GEBING(易戈兵)持股比例達到6.14%,成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不過,按照雙方協議約定,YI GEBING(易戈兵)將這部分股份對應的全部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參會權、監督建議權以及除收益權和股份轉讓權等財產性權利之外的其他權利全部委托給TANG ZHUANG(唐壯)行使。
另外,協議要求,除非經過TANG ZHUANG(唐壯)授權同意,YI GEBING(易戈兵)每年可出售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受讓股份總數量的10%,但在TANGZHUANG(唐壯)擔任卓勝微董事、高管期間,其每年轉讓的股份也不超過所持有股份總數的25%。
彼時,卓勝微股價處于相對高點,以公告當日收盤價計算,YI GEBING(易戈兵)離婚分得的股權價值大約34.11億元。離婚兩年之后,YI GEBING(易戈兵)首次拋出減持計劃,而此時相較于離婚時,YI GEBING(易戈兵)手中所持股份市值已經跌去超過3成。
2019年6月,卓勝微初次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三年限售期滿后,2022年8月卓勝微實控人首次進行大規模減持,四個月的時間,許志翰、FENG CHENHUI(馮晨暉)以及許志翰控制的無錫匯智聯合投資企業(有限合伙)通過減持合計套現約9.69億元。加上此次減持,卓勝微上市五年時間,實控人累計套現將達到13.61億元。
凈利創新低后,定增35億元擴產“破局”
與實控人減持套現相反的是,4月25日卓勝微剛推出定增方案,正等待著新的投資者“馳援”35億元資金,其中30億元以用于射頻芯片制造擴產項目,5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目前,卓勝微的業務集中在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和射頻模組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客戶覆蓋全球主要安卓手機廠商,同時還可應用于智能穿戴、通信基站、汽車電子、藍牙耳機、VR/AR設備及網通組網設備等需要無線連接的領域,低功耗藍牙微控制器芯片則主要應用于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
近幾年,受到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增長疲軟等因素影響,卓勝微凈利潤增速持續下滑,并一度陷入負增長。2024年,卓勝微實現營業收入約44.87億元,同比微增2.48%,同期歸母凈利潤縮水64.2%,約為4.02億元。卓勝微提到,2024年度射頻前端芯片產業鏈仍處于尋求庫存水位與市場需求合理協同的調整期間。
射頻前端市場一直較為集中,國外領先大廠占據著主要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低端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卓勝微也在2020年就開始了向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轉型。不過到目前,卓勝微依然沒有走出轉型的陣痛期。
到去年,卓勝微已完成從Fabless向Fab-lite經營模式轉變,自制晶圓占比提升,但在產能爬坡初期由于產量低,產出的晶圓因分攤較高故單片實際成本高。卓勝微也表示,由于12英寸產線工藝難度高、設備投入規模大,轉固后對卓勝微造成較大的財務壓力。前期對于芯卓產線固定資產投入后折舊費用增加、激烈的競爭環境等因素共同影響下,卓勝微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到2024年,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52.91%持續下滑至39.49%。
在半導體行業進入回暖周期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卓勝微業績繼續承壓。今年1-3月,受季節規律等多因素影響,卓勝微實現營業收入約7.5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47%,同期歸母凈利潤虧損4662.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3.57%。漫長的轉型路上,2024年卓勝微短債增加超過19億元,長期借款增加6.33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提高近18個百分點。
今年1月,卓勝微拋出定增計劃,“豪賭”擴產解局,4月25日卓勝微披露招股書,定增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卓勝微計劃投資41.82億元用于擴建射頻芯片制造產線,生產高端射頻器件及模組產品,其中35.14億元用于硬件設備費,定增取得的30億元資金將全部用于硬件設備購置。產線建成投產后,將提高卓勝微產能規模及產品競爭力,但轉固折舊攤銷等費用短期內還是會增加產品成本,進而影響到公司利潤水平。
等待市場資金支持的同時,卓勝微實控人卻先一步進行了大手筆的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