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5月20日訊(記者 敖玉連)櫛風沐雨27年,公募行業首現退休潮,“60后”正密集退出公募行業。
2025年以來,已有超過10位公募高層、投研人員因退休/臨近退休離任,包括華泰柏瑞總經理韓勇、國海富蘭克林董事長吳顯玲、首批量化投研田漢卿、價值老將曹名長等人,行業進入新舊交棒期。
從2012年的明星基金經理出走潮,到2021年的奔私潮,公募人才流出已不是新鮮事,而退休潮卻是頭一遭。公募行業走到第27個年頭,高層的流動加速,60后交棒的同時,越來越多80后走上公募崗位,年輕高管疊加高質量發展浪潮,公募開啟新階段。
“60后”密集退休
1998年首批五家基金公司獲批成立,公募至今已走過27年,而陪伴公募走過風雨的老將們,也陸續到了花甲之年。而越來越多參與公募草莽時代的老將,正在退出,他們參與了從0開始的中國資本市場,如今開啟退休新生活。僅2025年以來,便有超過10位老將因到齡退休/提前退休,離開了公募行業。
3月20日,吳顯玲因到齡退休,離任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董事長一職。吳顯玲曾參與籌建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2010年擔任董事長,她帶領公司穩健走過數輪周期,投研人員穩定。
3月29日,興銀基金發布董事長變更,吳若曼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她曾在在光大系、興業系多家機構擔任高管。吳若曼還寫了一封榮休信:“我將從董事長的職位上榮休,進入我人生新的階段,我將寄時光與家人共享晨昏燈光、閱筆暢談草木之間……今年是我從事金融行業的第36年,從券商、銀行、期貨、到公募基金。”
4月23日,先鋒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吳越,因退休離任。他職業早期在券商工作,2005年加入南方基金,任信息部總經理,2012年兼任總經理助理和CTO,2023年加入先鋒基金。
5月9日,華泰柏瑞總經理韓勇在接近退休年齡提前卸任,他曾經主導了市場首批滬深300ETF的發行。2012年,滬深兩所各發行一只滬深300ETF,華泰柏瑞和嘉實基金,嘉實滬深300ETF發行的決策者張峰,也已經在2024年12月到齡退休,張峰出生于1962年。滬深300ETF算是公募史上的第一場ETF發行戰,兩位主角都已經因退休離任。
“80后”接棒高管,行業新陳代謝加速
除高管外,多位投研人員也因退休離任。
2024年8月,諾安基金王創練因退休離任,他也是公募第一位自然退休的基金經理。開了退休的頭之后,今年退休的步伐明顯加速。今年1月下旬,價值名將曹名長在臨近退休時,提前離開了公募業。
4月底,華泰柏瑞田漢卿也到齡退休,她是國內量化早期開拓者。2008年金融危機后,海外資管人才回流明顯,曾在巴克萊工作的田漢卿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田漢卿回國曾任證監會調研員等職位,后在華泰柏瑞總經理韓勇邀請下加入,搭建公司量化投資團隊。她管理時間最長的華泰柏瑞量化增強,14年來年化收益達9.98%,超額明顯且穩定。
公募走出單打獨斗的草莽時代,隨著平臺化投研體系成熟,投研人士退休后產品管理可由團隊承接,但高管批量退休,公司能否延續此前的投研文化,還值得長期觀察。
60后開啟退休潮后,多位80后坐上了高管位置,行業新陳代謝加速。
5月9日,東方紅資管官宣成飛出任公司總經理一職,此前他是國信證券副總裁,也是國信首位80后高管;3月下旬,易方達也任命了一位80后劉碩凌,他擔任公司的首席信息官;而在2024年下半年,宏利金融任命丁聞聰為宏利基金的總經理,他也是一名80后。
年輕的管理層能給公募帶來何種變化?目前樣本不多,永贏基金算一個,在80后的董事長馬宇暉、80后總經理蘆特爾的帶領下,公司狼性氛圍濃厚,也成了最近十年公募的最強黑馬。不過,同樣是80后的成飛,展現出的卻是更沉穩的一面,他認為“不折騰”是券商資管長遠發展的關鍵。
一代人會留下一代人的印記,60后將參與了公募的從無到有后,功成身退,80后高管們會將這個32萬億的行業帶向何處,值得期待。